——思政教学部举行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习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加强我校思政部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思政课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当学生“引路人”,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培养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0月9日下午4点,思政教学部在行政楼601室举行了“新时代厚植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由思政教学部主任邓燕主持,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最美教师”、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秀伦教授主讲,思政教学部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学习。

培训会上,刘老师从道德的内涵、师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六种素养等几个方面,全面详实地深入剖析了关于道德的涵义以及师德的特殊涵义及要求,使我们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敬畏感和使命感。刘秀伦教授特别对师德内涵作出了深层次的解读。一是师爱为魂,要对学生倾注无私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二是学高为师,要做到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三是身正为范,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四是理念为先,要做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这是师德的基础。刘老师指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应从意识上、行为上、影响上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特殊性。刘秀伦教授此次授课很接地气,亲和力非常强,并以大量教学案例为素材,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最后,思政部邓燕主任作了总结。她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内化刘秀伦教授此次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内容,及时查找自身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并进行反思,努力做到以德立身,静心为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用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学识及仁爱之心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